今天港股T+0配资,写第一单元的作文“变形记”。
通过前两次小练笔,可以判定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限。针对这种现状,我决定尽量多练习,小练笔经常写,单元习作雷打不动,能教多少教多少。尽量把坡度设得小一点,让更多的孩子获得成就感。
第一次习作,我选择了听写的方式,努力让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完成任务。最起码,让他们感觉到作文其实没有那么难,老师就是课堂上最有力的助手。
我选择了一篇篇章结构非常清晰的作文《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》,设计流程如下——
1.讲一讲什么是“听写作文”。
2.听老师读一遍,指名说自己都听到了哪些内容。
(设计意图:学生分享,老师板书,这一步主要是梳理文章线索“春、夏、秋、冬”,让学生对作文有整体了解。)
3.读第一段,生听完,直接写。写完后港股T+0配资,老师读两三个写得不同的学生作品。
(设计意图:让学生知道听写的两个评价标准,能记住老师读的内容写下来,是一种能力;能记住大致意思,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,也是一种能力,甚至能比老师写得更好。)
展开剩余68%4.读第二段,两遍,生听完,直接写。写完后,老师展示两篇作品。
(设计意图:用例子强化听写标准。)
5.听写第三段。
(1)学生思考,怎样用不同的语言表达“夏天来了”的意思,指名说。
(2)老师读第三段,生写。写完后,读两篇学生作品。
(设计意图:尝试用不同的语言写四个季节到来港股T+0配资,让段落之间有变化感。)
6.和环节5一样,依次听写第四段、第五段。
7.听写第六段。
(1)老师读两个结尾,学生辨析哪个是正确的。
第一个:这就是我,一条幸福而快乐的蚯蚓!
第二个:春、夏、秋、冬,这不是一个四季的循环吗?
(设计意图:让学生在辨析中明白,结尾是要和开头、题目相照应的,就像人穿衣打扮要呼应一样。)
【反思:听写到结尾部分时,很多孩子已经很有自信了,觉得不难,所以就有人悄悄写结尾。我关注到胡懿仁写了结尾“春、夏、秋、冬,这不是一个四季的循环吗?”这个结尾正好可以和我的做一个正反对比,让学生辨析哪个更合适,为什么。果然,学生说得很好。
课堂上有很多生成的资源,特别是作文课上,老师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。越是来自学生的、当下的生成,指导越有针对性,也更有效。】
(2)学生写结尾。
8.学习三个“点”。
(1)划出自己写春夏秋冬到来的句子,大声朗读,发现语言表达的丰富。
(2)圈出作文中的人称,发现是第一人称“我”。也就是说,文中的小蚯蚓就是“我”,自己已经变形了。
(3)读课本习作页,用听写的作文对照习作要求。
(设计意图:本来听写完就结束了,但是课堂上有的孩子写着写着,人称就变成了“小蚯蚓”。这就意味着学生既没有代入感,也不熟悉作文要求。正好还有一点时间,就加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,做一点强化,也为下周的作文教学做一些铺垫。)
【反思:对于听写作文,我常常会用,特别是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,或者学生写作困难较大的时候。
听写的过程中港股T+0配资,学生会建立起写作文的自信,觉得自己可以。这个过程中,根据学情慢慢提一点两点要求,他们也能做得到。我想,这也不失为一种不是办法的好办法。
发布于:上海市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